Home/从事/Article

1 月 25, 2022 235 0 Donna Marie Klein, USA
从事

你是珍貴的

你相信天主在此刻在此處嗎?

“要確實知道天主在每一處都能看見我們,所以我們時常都要為我們生命中的行為提高驚愓。”這是出自 The Rule of St. Benedict 第四章。這句話恰當地突顯出規條的基本原則:意識到我們常在天主的臨在之內。知悉到天主恆常對我們的凝視,可以是我們面對誘惑的力量的最大來源,也是天主對祂受造物完美的疼愛和眷顧有力的提醒。

當肯定知道沒有行為能逃避得過造物主的注意時,會令到我們對我們所做的更在意,抑制人性自然放縱或無所作為的傾向,幫助我們將我們的意圖轉移到天主的光榮。在天主的注視下,我們會較少機會去飲多一杯酒,或因貪睡而忽略早禱。

 令人敬畏及令人鼓舞的提議

我們愛德的行動是天堂值得賞報的寶藏,但有時會被我們自私的意念而玷污。記得耶穌在瑪竇福音第六章一節告戒我們: “你們應當心,不要在人前行你們的仁義,為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你們在天父之前,就沒有賞報了。” The Rule of St. Benedict的序言就教導我們怎樣去淨化我們的意圖: “當你開始任何好的工作時,以熱切的祈禱懇求天主去成就它”。做任何事情之前,不論多微小,祈禱不但能讓天主用我們的行動去承行祂的旨意,也提醒我們做每一件事情上,天主也與我們同在。

Benedict 相信“天主是無處不在,在每處地方,祂看到美善也看到邪惡”(Rule 第十九章)。因為我們應常幻想造物主偕我們同行,Benedict在這章中就挑戰我們“考慮在天主跟前我們的行為”。好一個令人敬畏又令人鼓舞的提議。

然而,我們真的相信天主此時此刻與我們同在嗎?可能是真的,雖然藉着信德我們相信天主是全能,無所不在,但我們很容易忘記,特別當我們置身於日常的忙碌中。看着令人驚嘆的日落,很容易深深感受到天主的臨在,可是在我們清掉垃圾時,就較難意識到天主的大能及臨在。

熟能生巧

天主的無所不在不只是一個要我們接受的神學概念,反而,是一個需要栽培的習慣。恆常意識到及回應天主的臨在,就是叫做“Recollection”(記憶),一個很多聖人,或許就算是St. Benedict,都用了多年的練習才能獲得的德行。

其中一個去培養這個“Recollection”德行的方法就是每天自問天主怎樣在那一天向我們彰顯祂對我們的慈愛。當我們記起天主用無數的途徑去表現祂對我們温柔的眷顧和慈悲時,我們的心便會自覺地充滿感恩和讚頌,接着我們的心神,就會培養一份對天主深厚的愛情。最終,在思、言、行為上,光榮我們的造物主就是很自然的習慣。

無可避免的是,即使是我們當中最好記憶力的人,也會在生活的風暴和壓力中看不見天主。現實是,在恐懼和混亂時期,天主看似遙遠,但祂實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近,“用火試探我們”使我們更接近他。因此,聖雅各伯勸勉我們:“我的弟兄們,幾時你們落在各種試探裡,要認為是大喜樂,因為你們應知道:你們的信德受過考驗,纔能生出堅忍。”(1:2-3)。雖然此刻我們可能不會感到特別快樂,但嘗試面對我們面臨的任何危機,相信天主與我們同在,定會帶給我們一定程度的安慰,這是非常有價值的。

婚姻的幸福

的確,聖經毫無疑問地告訴我們,天主從不會離棄我們,尤其是在困難的時候。在聖詠91篇中,天主藉着詩人向我們保證,當我們呼求時,祂會應允我們:“我與你同在。我會在危難中拯救你,並光榮你”(15)。

誰能忘記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時引用聖詠22篇淒美的話:“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2) 然而,同一首聖詠卻以許多人從未聽過但充滿希望的訊息結束:「因他沒有輕看或蔑視卑賤人的苦痛,也沒有向他掩起自己的面孔,他一呼號上主,上主即予俯聽。」(25)

的確,聖詠的最後三分之一是讚美天主的邀請!

在被捕前幾個小時,耶穌向門徒預言他們會離棄他,但又說:”其實我並不是獨自一個,因為有父與我同在。(”若望福音16:32)。在他升天回天父處之前,耶穌應許我們,「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馬竇福音28:20)。

悲傷、勞苦、焦慮、惱怒、軟弱、反對、斥責、屈辱——當我們定睛仰望耶穌,他是厄瑪奴耳,即主與我們同在時,所有這一切都可以耐心地去擔負甚至接受(馬竇福音1:23)。

當我們所愛的人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跟前,在我們身後,在我們之上,在我們之下,在我們身傍——過去的遺憾和未來的擔憂都不能操控我們。在全能全知的天父允許,此刻與耶穌的生活就是幸福的婚姻。

「看!如今正是悅納的時候;看!如今正是救恩的時日!」(格林多人後書 6:2)。

 

Share:

Donna Marie Klein

Donna Marie Klein is a freelance writer. She is an oblate of St. Benedict (St. Anselm’s Abbey, Washington, D.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Latest Articles